合同无效情形的认定标准如下:主体不适格: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原则上无效。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时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违法的招投标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像危害公共安全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比如双方恶意勾结损害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伪装合法交易实则掩盖非法勾当。
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还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首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例如,一方给付了金钱,另一方应返还金钱;若给付的是特定物且无法返还,就需折价补偿。
其次,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里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等。比如,因合同撤销导致一方错失的商业机会损失。
再者,在合同被撤销前,基于该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也随之消灭。总之,合同被撤销后,要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