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双方都未履行合同是否有效
合同双方都未履行合同,合同一般仍然有效。合同效力取决于是否满足有效要件,即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只要合同符合上述条件,自成立时生效,不受当事人是否履行影响。未履行合同义务,可能构成违约。根据法律规定,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若双方都未履行,需依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判断各自责任。所以,合同是否有效与履行情况无关,主要看是否符合有效要件。
二、合同双方都违约应该怎么样
合同双方都违约时,各自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双方应按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对自身违约行为担责。若合同无明确约定,则根据法律规定处理。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衡量双方违约的程度及对合同履行的影响。若双方违约程度相当,各自承担损失;若一方违约程度显著高于另一方,违约较重方承担主要责任,较轻方承担次要责任。 双方可就违约责任承担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在主张违约责任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违约及自身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