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需依据民事法律规定判断,主要标准如下:
一是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
三是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四是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
合同无效不用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以合同有效为前提,是对违反有效合同约定义务的制裁。
根据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既然合同自始无效,其约定的权利义务也不受法律保护,也就不存在违反有效合同义务的情况,所以不用承担违约责任。
不过,合同无效不意味着无责任后果。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