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按照合同执行怎么办
当对方不按照合同履行时,受害人有多种应对方式,具体如下:
1.最直接的做法是发出书面通知,明确要求对方按照合同内容履行其义务,这是维护自身权益的第一步。如果经过沟通,发现对方无意继续合作,那么可以发出解除合同通知,及时止损。
2.在必要时,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等。
3.若希望通过舆论压力促使对方履行合同,可以通过媒体曝光的方式,或者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正式警告对方违约的严重性。
4.如果以上方式均未能解决问题,受害人还可以选择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赔偿损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合同违约有哪些形式
合同违约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继续履行:当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法院可以强制其继续履行合同债务,这称为继续履行或强制履行。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违约行为、守约方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
2.采取补救措施: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当合同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采取补救措施,如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
3.赔偿损失:当债务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应依法赔偿债权人所受损失。赔偿损失的责任构成包括违约行为、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约方没有免责事由。
4.定金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则无权请求返还定金;而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5.违约金责任:这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