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的协议在对方不履行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是有效的。
倘若协议本身是合法且有效的,仅仅是一方违约未履行,守约方能够依据协议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像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之类的。
不过,如果协议存在无效的情形,例如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了公序良俗等,那么该协议从一开始就是无效的,双方都不需要履行,并且还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对协议是否有效以及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判断时,需要对协议的内容、签订过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倘若不确定协议的有效性或者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具体的决策,是因应所签署协议的具体条款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慎重考虑而定的结果。
一般的情况下,若对方明示拒绝履行协议,即会被判定为违反合同。
对于此类情形,阁下是否需要坚持以往协议中所承诺的义务,需要综合权衡下述诸多要素:
其一,要审视协议文本中是否有专门针对一方在违反合同时,赋予对方享有的权利以及应当承担的义务的特殊条款;
其二,评估面临的困境,即迫切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协议,是否会给阁下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或者潜在的风险。
若协议中并无特殊的约定,并且继续履行协议并未给阁下带来明显的经济损失,那么阁下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协议,同时保留向对方追索违约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