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2.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即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3.需要注意的是,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4.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首选方式是继续履行。
5.在某些情况下,如继续履行也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就不应再将其作为判令违约方承担责任的方式。
6.不适用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包括:
(1)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
(3)履行费用过高;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