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或法律所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违约金可分为以下三种:
1.法定违约金。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法定违约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由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违约金的数额。
(2)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固定比率。
(3)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具体商定。
2.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主要有两种情况:
(1)法律、法规对违约金未作具体规定,完全允许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
(2)法律、法规虽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比率或幅度,但是又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规定当事人的约定优于法定的违约金。
3.混合违约金。混合违约金是指法律规定了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具体比率或幅度的违约金。这种违约金是法定和约定相结合的违约金,也称混合违约金。
如果拆迁合同约定违约金不合理,被拆迁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协商解决:被拆迁方可以与拆迁方进行协商,要求调整违约金数额。
2.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协商无果,被拆迁方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当地律师咨询或向相关部门投诉。在法律程序中,被拆迁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违约金不合理,例如:合同条款的违反情况、损失计算不合理等。
3.提起诉讼:如果无法通过协商和法律援助解决问题,被拆迁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违约金进行公正评估,并判定拆迁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